Hi,我是陈熙冉,是一名产品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我的毕设《万幸有邻》是一个帮助社区中随迁老人加速融入的服务设计。
选题背景
毕设的选题永远是充满纠结的,它往往指向了不同的赛道,尽头是不同的结果,尤其是想到这可能是最后一次随心所欲的设计了,所以决定把视线放在自己身上,想从身边挖掘话题,想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当我疯狂”审视”自我的时候,我看见了我的外婆。我的外婆是个典型的随迁老人,为了我来到了这座城市,日常是送我上学,在家里做饭,周末是带我去兴趣班,帮妈妈处理工作事务,她盼着节假日,盼着寒暑假,盼着我住校,盼着我长大,因为如此她就可以回老家和老朋友把酒言欢,然而盼到现在她还是和我们一起留在了深圳,家在她那里最终还是分割成了两个部分,让人难以取舍…
就这样我选择了随迁老人这个大的社会议题,试图更加的了解他们,并站在设计学习者的角度为他们提供帮助,希望我能做到对他们产生细微的积极影响,荡起一点小小涟漪。
Design process
任何的选题在聚焦过程对我来说都无比痛苦,在查阅新闻、文献、采访的过程中更加看到了随迁老人困境的多样性,该如进一步细化群体,该去关注什么问题,提出怎样的方案,是我主要面临的问题,在这样一个实际的社会问题前,我的任何想法都显得格外幼稚且不切实际,于是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先跳出了桌面研究,钻进了社区去近距离观察。
在聊天和问卷中发现,随迁老人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很低,留居意愿弱,然而对于想和子女一起的意愿又很强烈,所以产生了想走又不想走的矛盾心理,于是我将问题聚焦在社区融入上,这就必须谈到社交、社交网络构建,因此结合现有理论研究,将随迁老人依据网络构建方式划分为4大类,便于观测和针对性的设计。
其中灵鸟型老人由于受到的干扰因素较少,所以问题点更加聚焦在融入问题上,可以作为随迁老人在这一问题上的代表,且这类群体本身的社交意愿强烈。
在聊天和观察中发现,随迁老人喜欢用“我”、“他们”来区分自己和本地居民,也喜欢用“保姆”、“还债的”词汇来定位自己,对于广场舞等群体活动都处于观望状态,这让我感到好奇,这样渴望社交的一群人,在老家是社牛,在这里为什么会变得犹豫不决呢?并且他们有很强的倾诉欲,大多数喜欢分享自己的工作经历或是特长爱好,那是他们发光发热的时候,同时对于我的深问抱有较强的警惕心,所以大多时候只能作为一个倾听者,这也是社区调研中最大的一个阻碍。
于是一方面我继续在社会学等其他领域查找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和社区其他居民,以及广场舞KOL,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从侧面了解随迁老人,在这里发现他们都知道这一群体的存在,但对他们的关注甚少,随迁老人在自己和他人眼中都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透明人。
最终,决定用随迁老人的技能做为媒介,用技能帮助这种方式让随迁老人和社区居民产生更多的联系,用良性的人情文化帮助随迁老人构建在社区内的熟人社会,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帮助他们重新进行在社区中的身份定位。
设计呈现
我希望能体现随迁老人和社区居民的良好关系,也体现技能帮助的特点,于是想到了在生活中帮助朋友或是受到帮助时由衷感叹的一声“幸好有你!”,于是“万幸有邻”应运而生,希望在参与这个项目后,社区居民真的会为和这样一群有丰富技能和经验的老人成为邻里感到万幸。
在社区调研中依据随迁老人的行为习惯收集了贴合社区的触点,在风格上尽可能凸显野生广告的感觉。在据点选择上,发现社区主干路是随迁老人必经之路,送孩子上下学、买菜、散步等行为都在这里发生,而这条主干路也承载着周边商家的宣传活动,商家会在这里设置摊位吸引大家来了解,而随迁老人会被人群吸引前去观看,这里也突显了KOL进行行为示范的重要性。
在活动过程中,我收到了居民的各样的求助、倾诉、祝福,将这些问题交由随迁老人,让他们发挥自己丰富的技能经验,来帮助居民答疑解惑。
展陈&总结
一些tips~
- 墙面介字大小需要1.6cm左右(约40pt)且需要加粗,太细转印不了
- 请提前确认上墙工艺,大部分不接个人单,需要拼团!(墙面显示屏同理)
- 请一定要等比打印出来后去实地比对一下?
直到留言卡写满,撤掉最后的物料后才松下一口气,才敢回首毕设的过程,想要感谢我的外婆,感谢她为了我在陌生的城市生活二十余年,从我学步到毕设她始终在身侧牵扶着我,也因此让我有了毕设的初步方向,感谢FREEZhao老师对我毕设的悉心指导,帮助我不断地调整和细化,感谢我的好朋友们为我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我完成毕设实践。虽然有太多不足之处,但在得到反馈的一刻让我对社会设计、服务设计有了更深的兴趣,希望自己的设计在将来有更强的自信力和生命力。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