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菜市场

我们发现,如今天河城的年轻人流行一种“双面生活”:在“太古汇”精致演戏,在“宜家”放松休息。 而“情绪菜市场”就想成为他们切换这两种状态的“情绪开关”。

Team Introduction


我们发现了什么样的潮流?


What kind of trends have we discovered?

Project background

调研

  • “太古汇”模式 (精致前台): 在高端商场,年轻人衣着光鲜,行为得体,但需要“装”,精神高度紧张,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心准备的表演。
  • “宜家”模式 (松弛后台): 在宜家,年轻人可以瘫在沙发上、和朋友打闹,行为放松,更像真实的自己。这里像一个能让人喘口气的“公共客厅”。

线索&痛点

  • 活得太累: 每天在“精致”和“松弛”两种模式间来回切换,非常消耗心神,容易感到心累和孤独。
  • 缺少工具: 缺少能帮助他们进入状态、又能轻松卸下伪装的实用工具。

理论支撑

“拟剧论”:

借助戈夫曼的”拟剧论“,我们提出人生并非被动背台词,而是经营一家情绪摊位。‘前台’是摊位陈列,”后台“是仓库休整。

Brand background

由此得出我们的使命: 当“后台”空间被压缩时,个体需要可移动、可收摊的“折叠式后台”。

“情绪菜市场”把情绪切割成可称重、可定价、可交易的蔬菜,让用户从“被动演员”转为“买家任意挑选”,降低心理损耗。


我们定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What kind of lifestyle do we define?

品牌方案初步设想

1. 生活方式定义:七绪蔬愈主义

“七绪蔬愈主义”是将喜悦、愤怒、悲伤、恐惧、平静、惊讶、厌恶7种情绪与蔬菜深度绑定的生活哲学。个体把每种情绪视作专属“情绪菜”,不再被动受情绪支配,而是以“情绪蔬食者”身份,借对应蔬菜(如喜悦配彩椒、愤怒选玉米)的处理、食用过程,精准疏导情绪、接纳自我。以蔬菜的多样属性呼应情绪的丰富状态,助力用户在日常中,通过与蔬菜的互动,完成7种情绪的觉察、表达与疗愈,达成自我与情绪的和解。

核心理念:

7种情绪,7种”情绪菜“,每一种都是你的专属风味。情绪无好坏如蔬菜无优劣,我们是”七绪蔬农&疗愈主厨”,陪伴你采收每一种情绪的真实模样,在与对应蔬菜的互动中,实现情绪疏解与自我全然接纳。

2. 用户画像

关键人群特征

女性用户占比超60%,作为情绪消费主力,她们在多重角色压力下,更倾向通过生活化方式缓解“伪装”带来的疲惫;近3亿单身人群也是核心受众,独居时既要独自应对生活挑战,又需在社交中维持体面,常感孤独,愿意为能提供“便携式情绪缓冲”的产品买单。

情绪痛点:

  • 职场压力下的恐惧,怕犯错、怕被淘汰、愤怒,对不合理工作分配、职场不公、悲伤,工作挫败感、自我价值怀疑为高频情绪;
  • 同时伴随对“职场情绪管理”的隐秘需求;
  • 既想释放情绪又怕影响职业形象。

3. 思考过程


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What kind of result does it ultimately produce?

Design display

品牌Slogan:

“选对一颗菜,抚平一种情绪”

霍克希尔德所揭示的‘情绪劳动’,在当今社会已从服务业扩散至几乎所有行业。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这种内在的、无形的劳动,这导致了普遍的情感耗竭。

“情绪菜市场”旨在通过设计,将这种无形的劳动外化、对象化、仪式化。我们的产品不是鼓励更努力的“表演”,而是让用户意识到这种劳动的存在,并通过一种富有创造性和掌控感的方式与之共处,从而减少其带来的心理损耗。

聚焦职场新人的恐惧、愤怒与悲伤,让每一次情绪波动都成为自我成长的信号。情绪菜市场的“主角们”。

IP定位 • 人格蔬农的角色

  • 情绪主厨的角色。随后像主厨一样依据七绪菜单——即不同社会场景——选择对应的烹饪方式,如凉拌孤独、清炒焦虑、慢炖愤怒。
  • 降低行动门槛。通过把心理调节转化为厨房语言,降低行动门槛,让情绪管理变得更加简单易行。
  • 菜佬IP的陪伴。“菜佬”IP作为陪伴式导师,提供食谱而非评判,帮助用户在烟火气中完成自我照顾,形成可持续的情绪循环。

产品 1 • 情绪道具系列

喜 • 番茄收获灯

番茄象征丰收的喜悦。

这是一款桌面智能感应灯,外形如一颗饱满的番茄,轻拍即亮,光线温暖柔和。通过光影交互将专注工作的成就感转化为即时、可见的喜悦与满足。

核心功能

一拍即亮:轻拍灯体即可开关,光线温暖柔和。
智能光感:自动调节明暗与色温,模拟自然光变化,缓解视觉疲劳。

使用仪式

  • 开始:轻拍开启,象征开启一段专注时光。
  • 收获:灯光提醒时,轻拍熄灭,象征“采摘”一次成果。
  • 结束:长按调暗,作为工作结束的仪式感。

隐喻价值

  • 番茄果实:象征努力的成果,将抽象的专注时间变为具象化的“收获”。
  • 自然光变化:隐喻生命的节奏,提醒用户张弛有度,遵循自然规律。
  • 一拍即亮:代表即时的正向反馈,通过简单动作快速获得满足感。
  • 定时收获:培养持续积累的习惯,每一次提醒都是对小成就的肯定。

怒 • 冷静脉冲环

以「脉冲电波」为隐喻,将愤怒视为可被疏导的过载电流,通过科技干预实现即时情绪降噪。

核心功能

自动触发:心率骤升时,手环脉冲震动并亮起红光,强制用户进入「呼吸协频模式」。
手动应急:握拳叩击环面三次,启动(5-4-3-2-1)感官锚定,通过重复认知动作打断情绪。

使用仪式

生物传感实时监测心率变异度,识别愤怒生理特征;

呼吸引导采用「电波脉冲式震动」:短频振动模拟电流疏导,配合屏幕呼吸进度条实现生理回调;

附加「感官锚定模式」:通过列举颜色、声音、触感等指令,强制转移注意力至当下环境。

隐喻价值

  • 情绪转化:将愤怒重构为「可疏导的能量过载」,打破「愤怒不可控」的认知偏差;
  • 行为象征:通过「脉冲共振」仪式实现身心节律同步,赋予用户「掌握情绪波形」的控制感。

哀 • 洋葱泪露仪

以洋葱为原型的智能香氛设备,将深层的哀伤情绪转化为可感知、可释放的香氛仪式。通过剥洋葱的具身交互,引导用户逐层拆解情绪,最终借助香氛的自然蒸发,完成对哀伤的接纳与转化。

  • 香氛系统
    • 表层「柑橘醒神」:清新提神,阻断情绪沉溺;
    • 中层「草木抚慰」:雪松鼠尾草,稳定呼吸节奏;
    • 核心「檀香包裹」:温暖沉稳,提供安全感;
  • 智能雾化:根据环境湿度自动调节香氛浓度。

使用仪式

  • 轻旋剥层:旋转洋葱外层,触发相应香氛释放;
  • 静观蒸腾:凝视雾气自然消散,象征哀伤随香氛蒸发。

隐喻价值

  • 洋葱之泪:流泪不是软弱,是情绪净化的开始;
  • 层叠消化:哀伤需层层拆解,每一层都是自我对话;
  • 雾散归宁:如晨露蒸发,哀伤会自然转化为生命养分。

乐 • 豌豆蓝牙音箱

乐豆是一款灵感来自豌豆荚的可分体式蓝牙音箱,每个“豆粒”可独立分离为小音箱。通过分享音乐的行为,创造即时的社交快乐。

核心功能

  • 分体共享:主荚连接设备,豆粒可分给朋友,同步播放同一首歌。
  • 灯光氛围:豆粒随音乐变换柔和光效,单独可作为小夜灯。
  • 磁吸回充:豆粒放回荚舱即自动充电,补充“能量”。

使用仪式

  • 邀请:打开荚舱,取出豆粒分给他人,开启共享时刻。
  • 共鸣:所有人手持豆粒播放同一旋律,形成情感共鸣。
  • 回归:将豆粒放回主荚,灯光渐熄,完成一次快乐循环。

隐喻价值

  • 分豆共享:代表快乐的可分享性,物理传递比蓝牙连接更有温度。
  • 豌豆荚:象征共同体与归属感,分离是个体,合体是家庭。
  • 磁吸回充:情感补给,短暂的分离是为了下次更欢聚的能量积累。
  • 同步律动:体现情绪同频,即使分散各处,仍在同一节奏上共鸣。

忧 • 解忧慢炖羹

通过温热羹饮与简单制作仪式,帮助用户舒缓忧虑情绪的即食产品。以“慢炖”对抗“快忧”,将焦虑转化为可期待的温暖时刻。

核心功能:

作为即享慢炖杯,纸杯内置浓缩羹块,加水加热3分钟即得温热羹饮

忧思舒缓配方:

  • 燕麦β-葡聚糖(稳定情绪)
  • 洋甘菊提取物(安神舒缓)
  • 羽衣甘蓝+菠菜(富含镁与叶酸)

刻度线正念设计:加水至刻度线提醒“适度即可”,缓解过度担忧


使用仪式

  • 注水定忧:接水至刻度线,默念“至此足够”。
  • 静候化虑:等待加热的3分钟内专注香气弥漫。
  • 暖饮卸担:小口饮用,感受温暖从胃部扩散至全身。

隐喻价值

  • 忧如沸水,终归温静:沸腾之水终会降温,忧虑亦会在温暖中缓释;
  • 羹尽忧散:饮尽即仪式完成,象征此刻忧虑已随温暖被消化吸收。

思 • 芽续盆栽

专为「过度思虑者」设计的智能治愈盆栽,将缠绕的思绪转化为可见的植物生长轨迹。每一株植物都是情绪的化身,通过培育生命的过程,学会与思考共生而非对抗。

使用仪式

  • 埋种启思:将种子埋入土壤时默想当前困扰,赋予生长意义;
  • 每日灌录:浇水时语音记录思绪,水分与声音共同滋养生长。

隐喻价值

  • 思非缠缚,而是蔓生之力:藤蔓看似缠绕,实为攀登的依托——思考亦然,可成为上升的阶梯而非困住自己的牢笼;
  • 深根不必见,在静默处滋养:看不见的根系似潜意识,在沉默中编织答案;
  • 光润不语:光线与水分不直接解决问题,但提供思考存在的安全环。

惊 • 茭白定音舱

以茭白为灵感的智能降噪耳塞,通过其纯净的白色外观与水润降噪技术,为用户在突发惊吓时提供即刻的声学安全空间。

核心功能
茭白形声学屏障:仿茭白光滑曲线的耳塞设计,物理隔绝环境噪音;
水润降噪凝胶:表面覆有茭白提取物凝胶层,触肤即化清凉感,提升舒适度;
智能声波中和:检测突发高分贝噪音,发射反向声波实现瞬时降噪。

使用仪式
持茭入耳:捏持茭白形耳塞轻柔放入耳道,感受物理隔音;
水润触肤:凝胶层融化带来清凉触感,转移注意力;
声波抚平:智能系统自动中和突发噪音,恢复宁静。

隐喻价值

  • 白洁静心:茭白纯净的白色象征情绪的清零与重启;
  • 水润破躁:如水生茭白般以柔克刚,温和化解外界冲。

产品 2• 情绪菜市场周边产品系列

蔬菜形象盲盒

以你的情绪为种子,生成独一无二的“蔬菜形象”。

——焦虑可能是银纹苦瓜,孤独长成暗紫马铃薯,喜悦化作琥珀南瓜。

情绪是土壤,你是园丁。
每种情绪都在孕育独特的生命风味,不完美,却鲜活,接纳它,便是对自我的最深耕种。

海报系列

杯子系列:蔬杯

手机壳

钥匙扣

帆布袋


课程总结与感想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从生活方式中发现情绪消费的设计机会,到明确“情绪市井主义”的品牌定位,再到打造洋葱香薰等产品,每一步都让我深刻体会到设计如何在社会需求与用户痛点间搭建桥梁,也让我对品牌从概念到落地的全流程有了更具象的认知。

Enter your email to stay up-to-date with the latest information on our website.

One response

  1. 在相当一段岁月中,经常出差的我会通过逛当地菜市场来调节自我,现在看,应该算是是在游牧和农耕的血脉间寻找一种平衡。
    仔细校对完你们的作品,也算是将今年课程收官了。除了大量的修正了你们“copy & Paste”过程中的疏漏,我也从受众的角度体会到了AI泛滥的生产力。
    个人还是很喜欢这个品牌设定的,人在现代城市生活中需要的治愈感有可能只有回归自然才能给予。而菜市场会是一次在市中心也可以近距离接触自然的体验之旅。也许小于一日也可以“游”的概念在这个品牌中会得以实现,就像长视频在逐渐被短视频取代,但碎片终究难以支撑起一个人思想的穹顶。所以我们短暂的来到菜市场,收拾的是情绪,也是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思考。

发表回复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