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设《一本会生长的书》

Yiting Zheng

大家好!我是郑伊婷,很高兴认识大家,也欢迎给我留言!!

我选择的是我的导师给我们提供的选题——自然共生。我自身是一个十分喜欢自然的人,与自然中的花花草草、小动物们接触会让我感到身心愉悦,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呢?躺在草地、沙滩、河边,与空气来一个史诗级过肺,真的会让人身心愉悦,有种大脑被放空,自由的感觉大概。但是我通过对与自然共生有关的社会现象进行了调研,我发现越来越多的大朋友和小朋友都愈来愈与大自然疏远了。与大自然的疏远会导致一些连锁反应,轻则暴躁易怒,容易破防,重则导致人性的情感障碍与认知障碍,我们称这种症状为“自然缺失症”。

自然缺失症”的社会现象越来越严重,我希望通过儿童的视角去看待这一个命题。与自然缺失的这种情况对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和认知的发展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我为了缓解这一现象,去研究了儿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秘诀,并设计了一种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儿童交互性产品——一本可再生的儿童交互性工具书。这本书不仅通过故事叙述去增强儿童对自然的兴趣,还结合植物科普、自主实践和互动体验等,让儿童在城市环境下主动亲近自然。

二、毕设设计背景

我从自然缺失症的角度触发,从大环境、家长、儿童甚至时长进行了一些列包括但不限于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竞品分析等多角度的调研与分析,我发现儿童在面向与自然有关的产品时,会更倾向于易理解的植物知识,更多互动式体验与较多的动手实践环节等等。

  • 在家长方面,
    • 他们要求产品有科学可靠的知识内容,符合教育价值观;
    • 便捷的种植指导,适合亲子互动;环保、安全的材料,符合可持续理念。
  • 在市场方面,
    • 兼具教育性和实践性的儿童产品;
    • 提供长期可持续的互动方式;环保、创新的产品形式。

目标用户一:儿童

小天是一个八岁的小学生,他活泼好动,喜欢探索自然,对种植有好奇心,但容易分心。他的需求是需要直观、趣味性的种植体验,而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喜欢通过游戏或动手实验学习新事物,同时需要简单易懂的指导,能看到短期成果。

目标用户二:家长

三十五岁的李女士是一位在家妈妈,她关注自家孩子的成长,她希望说孩子即便在城市中也能接触自然,但因城市条件有限,无法带孩子户外。她需要安全环保的产品。与此同时她也关注产品的是否能够激发孩子兴趣,是否能够陪伴孩子一起学习。她十分期待产品有对应的教学内容,帮助孩子坚持阅读下去。

目标用户三:早教老师

三十一岁的王老师是一位早教教师,他希望通过有趣的互动方式,让孩子在娱乐中学习。他需要适用于教学的互动产品,多个孩子可以共同使用。他关注产品的教育性,希望产品能提供知识、方便管理和维护,不要有复杂的互动。

家长普遍希望儿童能够更多的接触自然,但是苦恼于行动的不便以及教育的缺失。与此同时很多家长对产品材料具有一定要求,材料安全环保是家长关注的首位。在儿童层面,孩子希望产品具有一定的实操空间且好玩有趣,能很好的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因此,设计一款能够提供亲子互动,增进儿童与自然亲近、并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耐用性与安全性的儿童交互性产品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三、毕设设计过程

大概的产品的方向确定下来之后,就开始了对自己应该设计什么的产品进行一些列的头脑风暴与创新性的构思了,在这个阶段,真的是在不断经历着想出新方案→画图→新想法→画图,反复循环的一个阶段,各种各样的尝试,各种各样的挑战,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脑细胞,设计出一个个与自然有关的产品。

发散出的各种想法

我最后是在这十种我构想出来的产品中选择了一本特别的书作为我毕设产品的产出,其他的方案我也很喜欢,看看以后有没有机会去实现啦!

四、毕设制作过程

我的毕设创作的路程可谓是艰难曲折,我一开始希望我的整一本书都是可持续的,书本能够在儿童阅读完成之后,再种植回土壤里面,完成一个轮回。书本有很多个部分组成,故事页啦、植物科普页啦、工具与种植页啦甚至还有手工制作页,我希望我的书就是一个种植植物一体机,让儿童能够在室内室外随时随地种植并观察植物的生长,从而完成儿童与自然的联结,就是这些天马行空的概念性的想法,实现起来真的是异常的曲折。

首先是书本的故事框架与书本内容的撰写与归纳,这对一个绝望的没有写过任何书籍与刊物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我从InDesign的软件开始入门,学习如何排版、如何逻辑通畅,内容有趣的撰写书本内容做了研究,最后设计了二十多页的书本内容。

书本的内容确定之后就是书本应该使用什么材料,以及书本的大致的尺寸。我买了很多种纸以及生物材料对他们经行了硬度,防水性、褶皱程度等多项指标的测试,目的是为了找到最适合我书本的纸张。我还制作了几个草模来验证与预设书本最终设计出来的大致样貌,尺寸以及厚度。

我对这些材料做了评估最后决定书本中书页需要用到的材料以及大致尺寸等等

当然,书本中的一些小的工具,种植页的凹槽、工具甚至包装袋都经过一系列设计。

通过对这些细微的物件进行设计,使我的产品能够产出。在做这些实验的同时,也是对自我一种提升。我可以从这些实验中了解到我所测试的材料的一些特性,什么材料有什么的特质,可以用作什么?不可以用来干什么?我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些知识储备在未来的一些工作中都可以用到,也使我受益颇深!

五、毕设成品展示

经过一系列的坎坷洗礼后,我的毕设终于是出生了。再次要感谢FREEZhao和Manuel的大力支持,还有我的好朋友周师傅的帮助,下面来欣赏一下我的毕设吧!

毕设真的是一次很难忘的人生经历,如何自己独立自主的完成自己的产品,如何去与他们沟通协商,如何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去完成一个又一个难题,这些经历让我记忆犹新,最后再次感谢我的导师FREEZhao和Manuel,还有为我提供帮助的商家,朋友。

Proudly made by China and Italy.

Enter your email to stay up-to-date with the latest information on our website.

One response

  1. 人狠话不多,应该是对你整个毕设表现的高度浓缩的评价。
    在整个毕设过程中,你是专注度和有效推进度最好的一位同学,与其说是我们指导你,更多的是一起推导和探索,我们都是从做中心学。可能很多人依旧认为高科技才是高级设计的特征,但其实设计并非只有科技这一个伙伴,在可持续设计、环保理念都还没实实在在进入我们日常生活的当下,这一次的设计实践会让你,也会让懂得思考的人明白,设计也可以是踏实的一步步向前,不用天花乱坠的词藻歌颂,不用超前的技术支撑,也不用庞大的商业蓝图做背景。设计可以是朴实无华的解决问题,可以是由衷关怀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是亲手去制作一个真实的产品。
    不论如何,设计师应该能够敏锐洞察真实世界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案,然后付诸实际行动,最终形塑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在毕设中,你已经体验过一次简单设计之旅了。在未来,希望你继续努力,将小毕设变大设计,成就更好的自己,也形塑出一个更好的世界。

发表回复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