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使用对幸福感的影响:对青少年九年来的纵贯式分析

本文是针对论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使用对幸福感的影响:对青少年九年来的纵贯式分析(The Impact of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Use on Well-Being: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Adolescents Across Nine Years)》的一篇导读,这是一篇在2021年1月出版于《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杂志(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的论文,作者包括Christian Schemer, Philipp K Masur, Stefan Geiß, Philipp Müller, Svenja Schäfer。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标
  3. 研究设计
  4. 研究结果
  5. 核心亮点
  6. 局限性
  7. 未来研究建议
  8. 导读结语

本研究表明,从长远来看,一般的互联网使用频率或特别是SNS的使用对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既无害也无益。

1、研究背景

这篇研究提出的问题是基于一个社会现象:随着电子设备和社交网站(SNS)在日常生活中越发普及,人们越来越担心上网时间的增加会有损青少年的健康。

然而,现有研究证明这个问题很难被回答。目前的研究结果有的认为幸福感会因此增加,也有研究认为会下降,无论如何,已有研究结果中由互联网或社交媒体影响的青少年幸福感上升或下降的效果都过小,缺乏解释力。

2、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本研究旨在检验互联网和社交网站(SNS)的使用频率对德国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历时性平均影响。

通过研究目标可以发现,这篇文章是一篇关系验证型论文。这个研究目标被细化成了三个研究假设和被总结成了一个研究问题。

假设一基于个体间相关性层面,关注使用频率
H1:(a)因特网;(b)尤其是SNS的使用频率对主观幸福感具有负面影响。

假设二基于个体内偏差相关性层面,关注个人使用
H2:(a)因特网;(b)SNS比平时更频繁地个人使用会比平时经历更低的幸福感。

假设三基于由时间滞后带来的个体内偏差相关性层面,关注个人使用
H3:(a)因特网;(b)SNS在较晚的时间点比平时更频繁的个人使用会比平时经历更低的幸福感。

RQ1:在控制了电视使用频率、自尊和社会关系质量后,(a)互联网;和(b)SNS的使用频率改变,是否让个体间和个体内层面的效应发生变化?

3、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荟萃分析法。
  2. 抽样和调查统计:数据来自于一个德国家庭小组研究数据中心。本研究受试者为基于1991-1993年出生的德国人口随机样本。研究者使用了小组研究九波中时间间隔为两年的五波(2008-2016年)。
    2008年,有4338名青少年接受了采访。平均年龄16.00(SD=.82),其中49.3%为女性,97%仍在上学。
  3. 变量测量:

    ① 主观幸福感:采用抑郁症状和对生活满意度两项指标评估。
    抑郁症状:由国家抑郁量表(STDS)评估。
    生活满意度:由单一项目评估(0=非常不满意,10=非常满意)。

    ② 媒体使用:
    互联网的使用:以受访者上周总共使用时长(小时)评估。
    电视观看:同样以受访者上周总共使用时长(小时)评估。
    SNS的使用:首先评估受访者是否在SNS上有个人资料(1=有,2=没有),有个人资料的受访者通过使用频率(6=一天很多次,5=每天,4=一周3-5天,3=一周1-2天,2=几周一次,1=几乎没有)评估。

    ③ 潜在混杂因素变量:
    自我价值感、自尊心:由罗森伯格自尊量表评估。
    朋友满意度:由单一项目评估(0=非常不满意,10=非常满意)。

  4. 进一步细化研究设计:

    ①变量编码:
    为便于解释,抑郁症状、生活满意度、自尊重新调整为1-10分数量化。

    ②统计模型:
    中间随机效应模型(REWB):区分个体间和个体内效应差异。
    为了使分析更加科学,本研究对每个因变量计算生成五个模型:
    模型1:以SNS和因特网的使用作为预测变量。
    模型2:增加电视使用变量,减少因遗漏传统媒体使用而产生的误差。
    模型3:增加以年龄、性别以及自尊和对朋友的满意度因素作为控制变量,控制潜在的非媒体混杂变量。
    模型4:增加时间变量,独立于常见时间趋势,且时间平方可以捕捉到非线性时间趋势。
    模型5:增加滞后因变量,代表因变量在前一测量时期的影响。

    ③增强效力:
    由于样本过多,用平衡α-β方式调整显著性水平(α)。

4、研究结果

  1. 统计结果:
    H1、H2、H3都不被支持。
    对于RQ1来说,控制的潜在混杂因素变量并没有起到混淆的作用。
  2. 研究结论:
    从长远来看,一般的互联网使用频率或特别是SNS的使用对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既无害也无益。

5、核心亮点

在讨论部分可以发现,该研究的核心亮点在于研究得到的证据远超以往的研究结果,这些拓展的证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涵盖了更长的时间段
  2. 真正地代表了青少年群体
  3. 潜在混杂变量的影响是稳定的
  4. 两个重要的主观幸福感指标趋于一致
  5. 区分了个体间效应和个体内效应

6、局限性

  1. 该研究依赖于受访者对自身互联网、SNS和电视使用相当粗糙的自我评估。
  2. 目前的研究设计,小组间的时间间隔为两年,无法发现在这些间隔内发生的短期效应。
  3. 这篇研究只是涉及到互联网或SNS使用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净效应和平均效应,可能存在没有注意到的有害结果。

7、未来研究建议

相应的,由于最后的平均效应非常小,作者也提出了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 应该调研最有可能经受电子媒体使用有害影响的潜在脆弱群体(如有家庭问题或社会问题、低自尊的个体)。
  2. 应该考虑非常多不同方面的、可能对主观幸福感造成伤害的互联网使用因素(如与陌生人的网络交流),但这种因素可能可以被一些正向的效应抵消(如收到积极反馈)。
  3. 应该考虑潜在混杂变量,包括其它形式媒体的使用,也包括和个性有关的社会影响变量。
  4. 在理论和统计模型上都应该明确个体间和个体内效应。
  5. 时间测量需要让未来的研究可以检验发生在几天或几周内的短期效应。需要确定青少年的行动背景(如在哪里、和谁在一起)和情况(如当下情绪、动机、目标)。

8、导读结语

目前在这个领域进行的相当多研究,都难以得到互联网或社交媒体的使用对青少年幸福感有显著性影响(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结论。在这个领域中多为补充验证型研究,笔者认为,在局限性和作者的未来研究建议之下,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学者完全可以加入或改变一些混杂因素变量再去进行一个新的统计分析,得到新的结论或在这个方向上继续补充“证据”,发表新的paper!

信息可视化图(infographic)

感想

  1. 感觉课程节奏都很有规划,基本上按部就班来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
  2. FREEZhao很会举例子去解释我们陌生的名词或现象,也很幽默,能让学生大彻大悟或会心一笑。
  3. 这段时间真的是早睡早起了,每天莫名多出几小时学英语,日子过得悠闲也很开心(就是可惜作业起步晚了最后几天稍微微微微有点肝)!

大概就是一个稳中求进的过程,作为阅读文献入门非常棒,确实是一门以后看英语文献都会想起来的课了!希望能够继续开课吧,英语基础好,以后有意向搞研究,或者想试试自己是不是搞研究的料的小伙伴,选它!!

原文

Christian Schemer, Philipp K Masur, Stefan Geiß, Philipp Müller, Svenja Schäfer. (2021). The Impact of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Use on Well-Being: 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Adolescents Across Nine Year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6(1), 1–21.
https://doi.org/10.1093/jcmc/zmaa014

输入您的邮箱,即可及时了解本站最新资讯。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