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调研相关介绍
近年来,街头常见小猫小狗坐在婴儿车里,享受着过去属于婴儿的待遇。当代年轻人早已将养宠超越“饲养”,把它视为情感联结和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精细化养宠”席卷养宠圈,从美容、配餐到生日派对与护理.,宠物不再只是陪伴,而是情感寄托、家庭一员与生活伙伴。
宠物市场规模
根据毕马威最新发布的《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城镇宠物(犬猫)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预计2027年有望突破4000亿元,宠物从”功能性伴侣”向”家庭成员”的角色转变,推动”它经济”成为消费升级与科技赋能的典型样本。
人口结构变化
人口结构变化是驱动宠物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城镇化率已从2014年的55.8%提升至2024年的67.0%,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催生情感陪伴需求,而三线及以下城市宠物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增长潜力显著。同时,老龄化趋势明显,2024年60周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达3.1亿,占总人口22.0%,老年群体对宠物的态度从”看家护院”转向”家庭成员”,在宠物食品、居住环境等方面投入增加。单身经济与家庭结构变化也为行业注入动力,一人户数量从2019年的6716万户增至2023年的9045.6万户,已婚未育、丁克家庭中,宠物成为维系情感的重要纽带。
政策支持
国家与地方多举措推动宠物行业发展。202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需求侧发力,改善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间接扩大宠物行业需求。地方政府也积极布局,广东、上海等地通过举办宠物展、支持宠物药研发等方式培育消费点,深圳对获得新兽药注册证书的宠物药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天津、深圳则鼓励宠物跨境电商发展,推动本土品牌开拓海外市场。同时,行业监管不断规范化,从宠物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到宠物诊疗秩序整治,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为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消费者群体
消费者群体呈现年轻化、高学历化特征。90后与00后成为消费主力,2024年合计占据67.7%的市场份额,他们更注重宠物生活质量与个性化需求,推动宠物消费向高端化、多元化升级。从学历来看,2024年养宠人群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92.5%,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收入层面,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养宠人群占比持续提升,为高品质宠物消费提供经济支撑。养宠类型上,犬猫仍占主导,2024年城镇犬猫数量达1.2亿只,同时异宠市场崛起,约1707万人饲养水族、爬行类等异宠,相关市场规模接近百亿元。



对潮流的定义
当代的养宠潮流,其本质是宠物的“拟人化”与“家庭化”。这远超越了传统意义上“饲养动物”的功能性范畴,而是升华为一种深度情感互动与身份认同。宠物不再仅仅是提供陪伴的“宠物”,更是承载着家人情感、享有家庭身份的核心成员。这种关系是人们主动构建的一种 “自愿亲缘” ,它折射出现代社会中个体对纯粹、无条件的亲密关系的渴望与寄托,从而驱动着一场围绕宠物生命全周期的、更全面、更精细化的关怀革命。
二、生活方式与目标人群
生活方式的介绍
”视宠物为家人“是城市化进程、家庭结构变化(少子化、独居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以及人们情感需求升级共同作用的结果。过去的养宠是“实用主义”,宠物是家庭的生产资料;现在的养宠是“情感主义”,宠物是家庭的精神消费和情感寄托。这种深刻的变革,催生了整个宠物产业的繁荣,也重新定义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家庭化氛围
宠物被称为“毛孩子”,主人自视为“家长”。
宠物享有与人类相似的生活仪式:生日派对、节日礼物、摄影留念。
精细化照护
在饮食上,家长为宠物购买进口粮、天然粮、处方粮是基础,自制鲜食、冻干、功能性零食成为趋势。“成分党” 家长会深入研究配料表。
定期疫苗接种、驱虫、年度体检也成为标配。家长会使用APP等工具用于记录宠物的健康数据。
宠物是室内成员,拥有自己的床、玩具、甚至专属房间。家居设计会考虑宠物的需求(如猫爬架、宠物通道)。
消费升级
从给宠物消费仅限最基础的项圈、简单食物到各种细分的宠物用品、服务与体验。在家里为宠物配置智能喂食器、监控摄像头;送宠物上专门的训练学校、定期美容美发。
重要的“社交货币”
遛狗是重要的社交活动,宠物主人借此形成社群。宠物有自己的社交账号,甚至能成为“网红”带来收入。宠物的品种、品相、生活方式也成为一种身份标识。
目标人群

用户画像
- 张薇
- 年龄:31
- 职业:公务员
- 宠物:金毛犬
基本情况:养宠时间五年零七个月,目前家庭居住民房带院子的户型。日常很注重宠物的身体与饮食健康,宠物在她心里更像是小孩子,是家庭成员。
消费行为与偏好:喜欢网购,通常会在抖音、淘宝和小红书购买宠物产品。
人群特征:毛孩子家长、高学历人士、注重生活品质。
痛点:
苦恼于狗狗在家里太无聊,精力无处发泄经常咬坏家具。希望有质量比较好、可以消耗狗狗精力的玩具,同时不太占用空间。

用户画像
- 李佳
- 年龄:26
- 职业:自由设计师
- 宠物:一只边牧、一只橘猫
基本情况:养宠超过三年,经验丰富,是朋友眼中的“养宠大神”。追求人与宠物的共同生活体验,例如带狗露营、徒步。理性务实,清楚自己的需求,不轻易被营销概念打动。注重产品的功能性、耐用性和性价比。作为设计师注重自己与宠物的生活品质,有独特的品味。
消费行为与偏好: 一旦认可某个品牌,会长期复购。愿意为设计感强的宠物服饰和玩具买单。
人群特征:猫狗兼得、有独特 的个人品味。
痛点:
希望宠物用品耐用,并且能为家庭增添趣味性。
竞品分析
pidan
动物不需要人类,是人类需要动物
品牌定位: 美好宠物生活方式的创造者。秉持“猫为先”的原则,通过设计改善宠物与人的生活。这一定位超越了简单的“宠物用品生产商”,更侧重于情感、美学和生活方式的塑造。
目标用户: 追求审美、注重生活品质的年轻宠主(尤其是猫奴),认同猫咪成为体验主体的理念。愿意为喜欢与品质支付溢价。他们不仅是消费产品,更是消费一种审美和身份认同。
核心产品: 明星产品为混合猫砂和“雪屋”猫砂盆,延伸至设计感强的猫爬架、猫窝、玩具、食盆等全品类用品。




三、品牌定义——爪立方Paw³

品牌定位
爱的一次方是喂饱它,爱的二次方是读懂它,爱的三次方是尊重它。
爪立方是一个以宠物的行为习惯为核心决策的品牌,我们专注于为宠物打造真正符合其天性、行为与偏好的产品。通过观察、互动与科学设计,我们让宠物成为家的“创造者”,为它们提供安全、舒适且充满探索乐趣的专属空间。
设计理念
「基于观察,化为直觉」
爪立方的设计不是传统的人宠用品组合,而是从宠物的本能行为与自然习性中汲取灵感。我们相信,最好的设计是让宠物“无需学习”就能自然使用的设计。
品牌独特性
1.宠物作为决策中心:线下门店采用“宠物体验”与行为反馈系统,通过宠物实际行为数据(如停留时间、互动频率)推荐最适合的产品。
2.科学化天性设计:摒除传统宠物用品存在的“伪需求陷阱”——本质为人类审美的投射,针对不同的宠物的天性设计产品。 让它们日常被视为“破坏”的行为融入家庭环境的创造中。
3.人宠共生美学:简洁的设计巧妙融入人类居住环境,避免传统宠物用品“突兀感”,同时保证宠物使用的便捷性与安全性。
品牌愿景
成为宠物领域的开创者与标准制定者,推动“宠物主导设计”理念的普及,让每一只宠物都能拥有真正符合其天性的家。在线下为宠物们提供挑选与体验的机会,真正挑选到宠物喜欢的用品,摆脱“买了却不爱用”的烦恼。
四、设计
品牌设计
品牌logo灵感来源于三位品牌创始人家中的毛孩子。以猫和狗都可以识别到的蓝色和黄色为品牌的主要色调,专为TA们的视野设计,给TA们肉眼可见的快乐。





产品线规划
喵呜不倒翁

养猫人是否经历过这样的崩溃瞬间:刚装好水的杯子放在桌子上被猫咪一掌扫落;家里的花瓶也难逃一劫。猫咪屡教不改,但是还是舍不得因此牺牲生活的情调。

喵呜不倒翁是一个允许猫咪随意推倒的花瓶。作为一个百搭的器皿的同时,内部藏有金属小球,每一次晃动都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既能吸引猫咪的注意力,又能为家中增添一丝轻快的节奏。不仅是猫咪的玩具,也是家里的一件小巧摆设,让陪伴与美感同时存在。





毛毡收集毯
猫狗家庭总是会为掉毛的问题烦恼(尤其是猫):毛絮满天飞,沙发、衣服、地板,家里分分钟能变成“毛发收集站”。


猫咪和狗狗喜欢用身体去靠、去蹭地毯和墙角,除了撒娇,用自己的气味作标记能让它们觉得更安心。
毛毡收集毯给出了解决方案——猫咪狗狗在上面打滚、磨蹭、撒欢的时候,地毯表面的胶质梳齿把它们身上的浮毛带下来。毛发收集到一定程度后会自然毡化,形成一整片轻轻松松能揭下来的“毛饼”。你可以把它当作掉毛季的小战利品,不仅方便清理,还能直观感受到家里少了多少散落的毛发。既实用,又带点小趣味。




猫砂绘垫

猫咪天性喜欢刨砂,每次如厕后都会用力刨埋,导致猫砂被踢出盆外。同时,它们脚底带有肉垫,猫砂颗粒容易粘附在爪子上走动时就把砂粒一路带到客厅。
猫砂绘垫提供了一个和小猫意外创作的机会,猫咪带出来的猫砂会从网格漏下去,掉落在底层覆有胶质图案的垫纸上,就像人类玩的沙画一样,形成一副独一无二的“猫砂画”,让日常清理多了一份惊喜和乐趣。若搭配不同颜色的植物染色猫砂则会有更多呈现的可能性。



线上APP
我们的App 集合了多元功能:
- 线上商城:随时随地轻松下单,选购优质宠物用品;
- 灵感分享:提供家装与宠物生活的搭配灵感,打造更舒适的居家环境;
- 科普内容:定期推送宠物习性与健康知识,陪伴科学养宠;
- 活动预告:第一时间获取线下活动信息,连接养宠社群。








未来展望——线下商城
我们希望给宠物一个机会,去挑选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它们能够在我们预设好的样板间中体验与感受我们的产品。在动线设计上采用“中心广场+自由探索”的模式,更贴合宠物需要自由嗅探的天性。



商业画布
以沉浸式线下体验为引擎,建立信任与品牌忠诚度,驱动高客单价产品销售,并通过会员与社群挖掘客户终身价值。以“线下体验 + 数据 + 专业服务” 为优势,构成的系统化壁垒。
1. 客户细分 | 核心客户: 高收入、将宠物视为家人的“宠物父母”及新养宠人群。 次要客户: 购买礼品的消费者、多宠家庭。 |
2. 价值主张 | 对宠物: “让TA自己选择”,提供尊重天性的自由体验。 对主人: “科学决策,美学生活”,消除选购焦虑,提供社交货币,融合家居美学。 |
3. 渠道通路 | 核心: 线下旗舰体验店(品牌展示、流量入口)。 互补: 线上商城(复购、个性化推荐)。 引流: 社交媒体营销、社群活动。 |
4. 客户关系 | 深度信任: 专属顾问一对一服务。 个性化: 数据驱动的会员系统与推荐。 社群化: 通过沉浸式体验和活动构建品牌社区。 |
5. 收入来源 | 主要: 高溢价的宠物家具及用品销售。 持续: 玩具、零食等消耗品复购。 服务: 定制费、餐厅收入、乐园门票、活动策划。 |
6. 核心资源 | 实体: 独特设计的体验店。 无形: 品牌IP、宠物行为数据库 人力: 专业顾问与运营团队。 供应链: 产品设计与制造能力。 |
7. 关键业务 | 运营: 线下店日常运营与服务执行。 研发: 宠物行为研究、产品开发。 营销: 社群运营、内容创作与活动策划。 |
8. 重要伙伴 | 专业: 行为学家、兽医(专业背书)。 供应链: 优质制造商。 跨界: 生活方式品牌(联名)。 本地: 宠物服务商、商业地产商。 |
9. 成本结构 | 固定成本: 门店租金与装修、核心团队人力成本。 可变成本: 商品销售成本、市场营销费用。 运营成本: 日常运营开销、IT系统维护。 |
服务流程图

品牌周边







实体店视觉




五、课程总结与感想
这门课程带给我们的感受是宏大而系统的。我们从生活方式的源点出发,尝试去洞察人们真实的需求,再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设计去回应并满足这些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逐渐理解到设计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是基于对生活方式与人本需求的深度洞察。赵老师在为我们过方案时也特别强调,只有回到需求的本质,才能真正保证设计的原创性与价值感。这让我们意识到设计思维的逻辑性与人文关怀同样重要,二者结合才会孕育出有意义的作品。感谢三位老师的耐心指导,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经历完三位老师的辅导后感觉视角更丰富了,真的是一个非常刺激的课程!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