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共生空间设计
我们是G小组,我们的品牌名是共度鱼生——一个打造人与自然共生空间的产品。
1.1 小组成员
1.2 品牌风格
我们的品牌风格,主要由宝石绿和橙色组成,绿色为主,橙色为辅;主要想表达一种年轻而又不张扬的个性,同时也代表着自然共生的颜色。
1.3 设计定位
我们针对的用户就是当代佛系青年,而我们产品的设计目的主要是帮助他们维持好整个共生系统,减轻他们的打理压力,增加他们的体验感;关于空间的选择我们主要选择1.2*3.6米的半封闭朝南阳台,我们的产品空间里主要为动植物的共生,包含水里动物和水面植物、垂直植物。我们的产品的基本功能是针对这些动植物所在的产品进行水循环系统的设计,同时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1.3.1 用户人群
我们主要受众是当代佛系青年中爱好养花养鱼的一类人群,他们会更加倾向一种养生、平静的生活方式,平时有在忙碌的时间同时兼顾打理动植物的需求。
1.3.2 产品定位
图1.3.2 产品定位
针对于用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我们对我们的产品进行了一个定位。我们主要从产品层、体验层、视觉层三个层面来阐述;在产品层面,我们主要是解决我们动植物生态空间中鱼缸部分水的过滤,以及过滤后的水如何在整个产品系统中的循环,各个模块的相互连接的设计,包括动植物的选择与售卖模式。在体验层面,我们主要从观赏性、人机交互和远程互动方面切入。在视觉层面主要从我们产品的造型和品牌的联系进行设计。
2 生态关系分析与建立
2.1 动植物选择
我们根据佛系年轻用户的生活方式的和生活习惯,我们为用户提供了几类简单好养的植物种类和观赏性鱼类;同时也因为我们的模块化鱼缸的需要,将植物分成了三大类。分别是水上植物、水底植物和垂直植物。
根据植物的特性,我们分析了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用户的选择偏好,最终选出阿绿松尾、绿金钱两种水底植物,我们选了阿绿松尾和绿金钱;水上植物我们选了一叶莲和芙蓉莲;还有垂直植物,我们选了绿萝和铜钱草这几类。这几种植物的习性比较相近的,喜湿,符合我们模块化鱼缸水养的一个条件;也喜温暖,符合我们在阳台种植的一个生长条件。
关于鱼类,我们选择了一些适应能力较强,寿命也比较长,一般都是两到三年的生命力的观赏性鱼类,分别是鹦鹉鱼、孔雀鱼,还有斑马鱼。
2.2 动植物生态系统关系
对于动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我们从两个部分深入分析和探讨,一部分是系统内部,一部分是系统外部。系统内部我们有三个相关联的循环关系,一个是植物模块,一个是动物模块,然后还有一个过滤模块;植物的落叶为鱼提供养料,植物光合作用后为鱼提供氧气。鱼的粪便为植物提供肥料;过滤系统为鱼缸提供干净的循环水和氧气;这些模块都在为整个鱼缸的生态循环提供了重要的作用。最后系统外部主要是人工对鱼缸系统内部关系达到循环且更加平衡的生态环境。比如对水质、水温、投喂等方面的干预。
图2.2 生态系统关系
如图2.2,左边是系统内部,是产品本身所打造的一个系统,上面是水生植物、下面是鱼类。水生植物给鱼提供氧气以及将腐根烂叶给鱼食用。而鱼的排泄物和尸体经过鱼缸内的硝化细菌进行分解,让水中富含更多的营养物质。然后将这些水浇灌植物。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硝化细菌就常常附着在鱼缸底部的底沙、卵石等区域。
右边则是我们的系统外部,除了系统内部的自动循环之外,还考虑到会有一些用户与产品的交互。
3 产品系统建立
3.1 产品系统建立
考虑到人机的功能体验和交互体验,我们为用户配备了一个线上APP,可供用户远程监测及与产品进行互动。如图3.1将整个产品分为两大模块——鱼缸模块和植物模块。在产品的内部放置监测器,能够实时监测这两个模块的状态,并通过线上APP的形式告诉用户,用户可以通过线上的操作,对产品进行调节,如水质调节、喂食、浇水等。
3.2 购买模式建立
在我们的产品定位中,把目光聚焦在了“佛系青年”这类人群,为了让他们能够更放心、更安心、更省心的购买,我们为他们量身定制购买的模式。如图3.2,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对产品的尺寸和配置进行自我选择,进而,系统对用户选择的产品类型进行配套的鱼植物搭配的方案,让用户在整个购买过程中,无需耗费太多心思在养殖的生物上,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动植物的共生的阈值。
4 产品系统展示
4.1 整体展示
我们的产品想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空间。它集观赏、休息、自动打理为一体,我们的slogan是共度余生。
图4.1.1 理念展示
这是我们产品整体状态的渲染效果图,我们的产品主要分为底部模块,加上钢架以及鱼缸为一个基础的一个模块,旁边的三个为植物模块。用户可以自己进行个性化的模块选择和定制。
这是我们产品一个以鱼缸为主视角的渲染图,我们想表现的就是一种皆若空游无所依,室内室外共同观赏的一种状态。
这是我们产品一个以人为主视角的渲染图,表现出人、产品、空间三者的关系。
4.2 尺寸展示
下面是我们的产品的三视图,我们产品的总高度为180厘米,宽度大约为90厘米,底部为一个正方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高度需要来选择是否购买底部的钢架作为增高的支撑,最终选择出一个符合自己意愿产品高度 。
4.3 材质展示
产品底部的支架主要为钢制金属材质。其它模块户部件的表面我们主要使用ABS塑料,在表面上我们给予仿大理石以及仿木纹的贴图进行一个装饰,使整体的产品调性达到一个和谐统一、自然共生的一个状态。关于我们的鱼缸,鱼缸的玻璃我们采用超透光玻璃,它比普通的玻璃透光性更强,更利于鱼类的观赏。
4.4 模块化展示
我们产品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模块化的结构,用户可以自行的拼接,以及各个部件的个性化定制;关于我们模块化之间的连接方式,我们打算采用凹凸结构的卡接方式,这样更能方便快捷的安装,也更具有稳定性。
4.5 搭配组合展示
我们分为两个套餐,左边两款是以大为鱼缸为主的一个套餐,右边两款是以小鱼缸为主的一个套餐。用户可以进行自由的模块化的一个搭建,可以看到第一款,它是以鱼缸和植物为主视图的一个搭配方式,第二种,他是以鱼缸为主题的一个搭配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选购和组装。
4.6 内部循环结构展示
左边的部分是我们产品的一个内部剖面图,红色的部分为水管的标注部分,通过底部的水泵将水运送至顶部,然后流经到植物的跟进,最后回流到鱼缸中,进行一个整体的循环。关于模块与模块之间的一个水管连接部分,我们采用一个外接水管,通过用户手动进行一个上下的一个连接,可以很好的将水管藏藏至模块与模块中间的内部空层,在外观上更为美观。
4.7 互动方式展示
图中展示了人与产品互动的6种形式,包括模块化组件拼装、连接组件之间的水管、负压缸抽真空、投喂鱼饲料、修剪植物、尺寸关系;
其中,抽真空的流程如下:我们会配备一个真空泵,当用户需要抽真空时将真空泵放入负压鱼缸顶部进行挤压,将鱼缸内的空气排出,以达到一个抽真空的目的。抽真空完毕后,我们可以将真空泵取出放置在座位底下的一个收纳空间。
4.8 包装方式展示
关于产品的包装部分,我们打算参考宜家的板块化加螺丝的一个拼接方式,用户可以自己进行一个拼装组装。这样便于,节省包装的空间以及减少一些运输的成本。
5 产品与移动端关联
为了让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和省力的对整个生态鱼缸进行管理,我们团队在动植物模块装置了监测模块,利用监测模块为APP收集动植物模块内部相关生长环境的信息各数据,再通过APP为用户提供动植物环境状态、环境数据、数据分析、操作建议的信息可视化,并为用户提供灯光调节、水温设置、投喂设置、水温调节等输入。让用户通过我们的智能化系统可远程对生态鱼缸进行更好的打理,更好的调节动植物的生长环境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6 移动端展示
6.1 设计规范及信息架构
6.2 APP页面展示
APP的设计是给用户提供一个远程操作、互动、购买商品以及个性化的系统的定制服务。
首先,是首页的状态显示页面。如图6.2.1,用户一打开APP,就会直观的看到整个产品的数据信息。使用可视化的图像呈现信息,能够使用户更加直观的看懂以及看到整体的数据。并给APP配备了一些远程操控的功能、水温的调节和喂鱼。用户除了能够在家、在产品的身边进行互动外,也能够在他们的学习、工作、旅行的场所,对产品进行互动,实现轻松打理。
其次,是鱼植数据的检测页面,如图6.2.2,它能够跟踪到用户所购买的每一根植株以及每一条鱼。对于植物,能够看到它们的状态和长势,并且进行远程浇水的操作;对于所养的宠物鱼,用户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自定义,为它们起一个昵称,用户还能主观定义它们的形象,进行更多的个性化选择。
最后,是购物页面,如6.2.3,在APP内,开拓了一个购物商城的页面,以满足用户的真实需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实在的需要,进行产品系统内部的鱼植物的更换,这样,就不会盲目选择其他不符合共生条件的鱼和植物,从而减少对产品共生的内部系统造成破坏。
7 视觉展示
7.1 海报展示
以上是我们小组的宣传海报设计,每一张都围绕着我们产品进行宣传;第一张主要展示鱼缸部分,想表达一种皆若空游无所依的境界;第二部分是展示植物模块,想表达陌上芊芊,草木繁盛的状态;第三部分展示的是我们模块化组件,由于我们的模块都是由几何形态构成,所以运用谐音鱼生几何来体现我们的产品;第四天展示的是我们的整体产品,由于我们的产品的生态维持都是源于我们水循环系统的设计以及我们产品中自然共生的关系,所以我们想体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境界,以上是我们的海报的含义。
7.2 周边展示
接下来是我们的品牌周边的设计,以及我们的包装盒的设计展示。
8 结语
以上就是我们小组的全部内容,感谢观看。这里是Team G,旨在探索与打造人与自然共生空间的产品。